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综合 >> 
数字小姐,整容,炒CP,黄子韬新剧太敢演,昔日顶流疑“中枪”

时间:2023-03-19 00:02:19    来源:吃瓜闲人夏小叨

近日,由黄子韬、孙怡搭档老戏骨吴刚,刘蓓,韩童生主演的电视剧《春日暖阳》开播。

剧中,黄子韬饰演没有演技的流量小鲜肉松杨,除了开局即拿到影帝这一点,其他部分算是本色演出。

吴刚扮演了一位演技过硬,但无人问津的话剧演员丁可芒,他的妻子是由刘蓓扮演的过气影后姜叶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因为故事发生在娱乐圈,且想要刻画一个流量明星打磨演技成为实力派的过程,所以,从没有演技的流量咖拿影帝,到“数字小姐”顶撞过气中年影后,再到整容,炒CP,娱乐圈的各种乱象扑面而来,实力派与流量艺人之间的冲突直接拉满。

作为观众来说,这些桥段的“既视感”也被拉满了,尤其是个别桥段,很难不对号入座。

因为黄子韬饰演的松杨是正面典型,所以,展现“坏流量”的任务几乎完全落在了张璐瑶饰演的苏小糖身上。

在剧中,苏小糖可以说把所有的反面buff都叠满了——

不背台词的“数字小姐”是她。

一场只有三句台词的戏,她反反复复拍了几个小时。

在表演时,这三句台词苏小糖是这样说的:“爸,你就让我去嘛,虽然养只小蜜蜂飞在花丛中,但是剪刀石头布,赢了说啊啊,输了说啪啪”。

“我可以不去找他,但是1234567,他也不能两只小蜜蜂,910JQK呀。”

“爸,你就让我1234567,我保证910JQK。”

为了好看,反复折腾的是她。

人家老戏骨一早就来化妆,等了三四个小时。她却拍了一上午依然不满意。

不是不满自己的表演,而是不满自己的项链。

她换项链不要紧,但下一场戏的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得迁就她,继续等待,就离谱。

自认为流量在手,不尊重,甚至看不起前辈的是她。

前辈不满她的行为,教育她几句,她却出言嘲讽人家“老”:“您知道我为什么叫您老师吗?你已经年过半百了,比我妈妈岁数还大,我妈从小就教育我,对于长辈一定要尊敬,不管她多傲慢,多没有素质。”

苏小糖甚至承认自己的确没有演技,并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:“奈何观众就是爱看。颜值就是正义,我觉得现在的观众宁愿看一张好看的脸假清纯,也好过看一张皱巴巴的脸真深刻来得好。”

炒作绯闻的是她。

在松杨的庆功宴上,她故意在他的耳边说悄悄话,并安排人偷拍,再找营销号添油加醋,发布到网上蹭热度。

整容的是她。

姜叶当着苏小糖的面说自己不整容,其实就是嘲讽苏小糖是整容脸。回到家,她更是直接跟老公吐槽,说苏小糖的脸都僵了,做不了表情。

靠“干爹”的资源咖还是她。

因为跟苏小糖吵架,姜叶的角色直接被编剧写“死”了,气得她在饭桌上吐槽:“你知道我现在心里最想什么吗?就是让苏小糖的那些 干爹们 一个个都破了产,到监狱里头郁闷死,让这丫头片子从此没有人罩着。”

可见,苏小糖是个资源咖,在姜叶的眼中,她不仅有干爹,而且还不止一个。

你很难说苏小糖像具体的某一个人,或许更像整个娱乐圈里流量咖的一个缩影。由于浓度太高,甚至可能比一般的流量咖更讨人嫌。

对于这样一个角色,叨姐只能说,要素过多,槽多无口。

姜叶是这个剧里的“吐槽担当”,虽然是个老戏骨,也不能说是一个完美的人。

她代表的是那些有资历,有演技,对于自己及行业现状感到不满却又无力改变,心态失衡的前辈艺人。

作为曾经红极一时的双料影后,姜叶的职业素养没得说。

她守时。

五点钟就起来化妆,因为苏小糖要求先拍,姜叶带妆等了四个小时,甚至为了候场,连卫生间都没敢去。

她尊重自己的事业。

跟苏小糖吵架后,她气得直接离开片场。

气归气回到家,她也会担心:“我走的时候没跟他们通知,要不要给他们打个电话呀?”

她心直口快,对于看不惯的现象会直接“开麦”。

比如,她会“教训”苏小糖:“如果你把你挑项链和配首饰的时间都用在你的专业上,你就不用在现场说儿歌和阿拉伯数字了,你每天在现场12345的当词说,本来就很有问题,你还浪费大家的时间,那你是职业道德的问题。”

对于外行导演,她批评:“什么都不懂,但是他会演导演啊,‘开始’,就会说这个,你要跟他说吧,他还不听,他听不懂啊。”

她的吐槽一针见血,带着对这个行业的责任感。

“你有没有看过那个电影叫《老玩闹》,那么大的演员,那么大的导演,那么好的剧本,还愁卖吗?非得请一个在南方长大的孩子演一个北京的孩子,他爸他叔他姨说的都是一口流利的北京话,就他说一口流利的广普,尴尬吗?”

不知道大家想到了谁,反正叨姐想起的是《老炮儿》,至于那个所谓的南方孩子,到底是四川人李某峰,还是加拿大人吴某凡就不得而知了。

当然,也可能是叨姐过度解读了。

姜叶也有姜叶的“招人烦”。

就像大部分到过顶峰又跌落谷底的人一样,姜叶的心态是不平衡的。

她看不起没有演技的流量,却又怨自己那个空有才华而没能兑现成金钱名利的丈夫。

姜叶在饭桌上提到昔日专业垫底的同学:“当年我演小姐,她演丫鬟,现在电视里全是她跟人家的丈夫比肩而立,什么采访啊,综艺节目啊,全都请她……我们班的丑小鸭笑到了最后,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?还不是人家夫妻间能互相帮衬。”

字字句句都是羡慕嫉妒和不甘心。

对于丈夫,她的评价是:“20岁你拿了一张支票,你可以不兑换,到了50岁,这张支票你要还没有兑换的话,那就等于是0。”

话虽难听,却很现实。

像她不停戴了又脱,脱了又戴的墨镜,姜叶的状态非常拧巴,她忘不了也放不下过去的荣光,但又不得不面对人气,市场下滑的事实。

姜叶这个角色真实得可怕。

她吐露的不仅仅是一个风光不再的昔日影后的悲凉,也说出了很多中年女人的心声。

这里不得不夸一句刘蓓老师,在前两集里,她的戏份很重,而且有大段大段的台词,一般人还真是演不好。

刘蓓老师的表演自然流畅,生活化,配得上剧中双料影后的身份。

与苏小糖这样的“反面教材”相比,黄子韬演的松杨则是一个“人间清醒的理想型流量。”

他是流量。

开篇就是没有演技的他登上了最佳男主角的领奖台,大概是因为德不配位,原本应该来为他颁奖的嘉宾不肯出面,场面一度尴尬。

他的事业和生活都在公司和经纪人的操控之下。

与苏小糖炒CP,他是知道的,也是配合的。

在经纪人的眼中,松杨就是一个需要及时变现的商品。

所以,她安排粉丝打投,帮松杨拿奖。

她绞尽脑汁希望松杨去接国外的电影,台词不需要多,反正松杨的英语不行,演技也不好,能镀金就行。

她安排松杨炒CP,一切为了流量。

她极力反对松杨参演话剧,因为她觉得没有人看。

她还直白地说:这个行业现在属于快消品行业,你必须在你演技和颜值最高点的时候,把位置站稳了,不然未来你怎么办?

如果翻译一下的话,她的意思应该是:你必须趁自己还有热度的时候,把钱捞够了。

这就是松杨一直以来扮演的角色。

但他又是一个“人间清醒的理想型”。

他清醒地知道,自己的不足。

对于经纪人画的“以后咱们也是要走实力派路线”的饼,他不屑一顾:“我连我自己的内心都认可不了自己,我站到了顶峰又能怎么样?”

松杨很清楚,如果自己不立刻开始磨练演技,成为真正的实力派,当新的流量崛起,他就会成为“弃子”。

所以,即便忤逆经纪人,他也决定要接下《父与子》这部话剧。

松杨这个角色大概是编剧对于内娱的一种期许与幻想。

观众抗拒的,从来都不是流量,而是没有实力的流量。

谁不希望流量们能够对这个行业心怀敬畏与梦想,能够静下心来打磨自己的演技,成为颜值,演技,品格俱佳的实力派偶像呢?

松杨是“人间清醒”,但也是“理想型”,因为在现实里有没有这样的“流量”?

难说。

但愿有吧。

看完前两集,叨姐觉得《春日暖阳》有一个还不错的开头。

就冲着对内娱犀利的吐槽,怎么也值得追下去,希望黄子韬在本剧的后面部分真的能够让我们看到他演技的进步,否则就有点对不起这个人设咯。

标签: